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预抽真空管式炉因其高温、真空或气氛控制的特性,在材料合成、热处理等实验中应用广泛,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设备损坏。以下是使用时的关键注意事项,涵盖安全、操作、维护等方面:
一、安全防护
个人防护装备:
操作时必须佩戴耐高温手套(如芳纶或铝箔材质)、防飞溅护目镜、防烫实验服及防滑鞋。
处理腐蚀性气体(如氢气、氯气)时,需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。
实验室环境要求:
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,配备排气罩或局部排风系统,防止有害气体积聚。
远离易燃易爆物品,炉体周围1米内禁止堆放杂物。
应急设备:
炉旁配备灭火器(干粉或二氧化碳型)、急救箱及紧急冲淋装置。
氢气等气体使用时,需安装氢气探测器并连接报警系统。
二、操作前检查
设备状态确认:
炉体:检查炉门密封条是否完好,无裂纹或变形;炉管内壁无残留物或划痕。
真空系统:确认机械泵油位在标线以上,油质清澈无乳化;真空阀动作灵活,无卡滞。
电气系统:检查电源线无破损,接地线牢固;温控仪、流量计等仪表显示正常。
气体管路检查:
用肥皂水检查气体管路连接处是否漏气,重点检查接头、阀门及焊缝部位。
氢气等气体管路需单独接地,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爆炸。
样品准备:
样品需干燥、无挥发性成分,避免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导致炉内压力骤增。
样品量不宜过多,防止遮挡热电偶或影响气流均匀性。
三、操作过程规范
抽真空与充气顺序:
抽真空:先开机械泵,再缓慢打开真空阀,避免气流冲击损坏真空计。
充气:若需通入惰性气体,先关闭真空阀,再打开气体总阀,防止气体倒灌损坏真空泵。
置换气体:高纯度实验需重复“抽真空-充气"3次以上,确保炉内氧含量低于0.1%。
温度控制:
升温速率:严格按材料特性设置,一般不超过10℃/min,避免热应力导致样品开裂或炉管破裂。
保温阶段:保持炉内气氛稳定,避免频繁开关炉门或调节气体流量。
降温速率:自然降温至200℃以下再关闭加热电源,若需快速降温,需通入少量惰性气体并控制流量。
真空度监控:
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真空计读数,若真空度骤降(如从10?? Pa升至10?2 Pa),立即停止加热并检查漏点。
避免在真空状态下直接通入氧气或空气,需先充入惰性气体至常压再更换气氛。